最近《我是姐姐》被刷爆了各大平台姐姐为什么一定要让着弟弟,影片上映一周,票房5亿,且不说电影主演的阵容和演技,都是老戏骨。剧情更是触及到无数中国家庭逃不掉的话题——重男轻女。
身为80末90初的我也是一位姐姐,小时候听到最多的话是:你是姐姐,要让着弟弟。”
小时候总跟我妈怄气,我为什么要让着他,他只是比我小两岁,有手有脚的,个子比我高,力气比我大,学习没有我好,为什么要处处让着她。妈妈总是回复一句,因为你是姐姐。
每次听到妈妈这样说我都会气得嗷嗷大哭,爸爸总是安慰我。
长大了,也结婚了,心里暗暗想,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做姐姐……
随着电影的热度让我想起春节回家过年发生的一些趣事,孩子姑姑前年又生了一个老二,是个女孩,这也满足了我闺女当姐姐的愿望,我女儿今年5岁了,最大的愿望是当姐姐,我一直犹豫,不是不想生,是我还不能处理有了老二后,能否满足老大的合理要求,也不想让我的女儿听到你是姐姐,要让着弟弟/妹妹这类的话,可是这样的话,真的避免不了,也躲不开,春节回老家,女儿看到小妹妹格外兴奋,就把自己收藏的芭比玩具和巧克力,分享给妹妹,刚开始的时候很开心,可是时间一长,两个孩子总是难免发生“争夺玩具”或“动画片”之战。某天的下午,姑姑家的老二在客厅玩玩具,我闺女被吵醒了,醒来没有哭闹,而是跟妹妹玩,可是妹妹把她最喜欢的艾莎公主的绘画本画得乱七八糟,我闺女哭着找我,我说没关系,妹妹还小,她可能是不小心,咱们下次记得把他们收起来就好了,她奶奶看到了说了句,没关系,你是姐姐,你要让着妹妹,要照顾妹妹,这是我闺女第一次听到,你是姐姐,你要让着妹妹,女儿没有说话,默默的收起他的玩具。等到吃过晚饭,带孩子去游乐场玩,孩子玩得也很开心,可是到了做摇摇椅的时候,不能同时做,我闺女想做小爱同学,他的妹妹也想做,孩子奶奶说,你让妹妹先做,你等一下再做,我女儿突然哭了起来,我扭头一看,孩子的爸爸当时还在说女儿,让女儿闭上嘴,我跑过去赶紧抱住孩子,离开了现场,只听见女儿说了一句,我为什么要让着她,我听见了孩子反抗,凭什么当姐姐的一定要让着她。我没有说话,拉着孩子坐上了摇摇椅,当时,孩子姑姑和婆婆都楞了,我说了句,不是当姐姐的就该让着弟弟/妹妹,他们也是有合理的要求,老公当时很不理解,回家还跟我吵了一架。从那以后,孩子们见面少了,大人之间的沟通也少了。
“你是姐姐”殊不知,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,让多少手足之情,分崩离析。
回到北京后,我再度问女儿是否还要当姐姐,你会做一个什么样的姐姐,她说她还想当姐姐,只是我不会让着她,如果他想吃我的好吃的,我会要求爸爸同样的东西,会买两份,我说如果是玩具呢,,如果他想玩我的玩具,我会跟他交换,只有一点那就妈妈,我不会让。
听完女儿的话,我很欣慰,虽然只有5岁,但是在她的世界里是可以接纳弟弟或妹妹,她不排斥,她会有她的处理方式。
其实孩子哭闹不是真的她在闹,只是没有满足他合理的要求,都是家里有了老二,老大的爱会减少,大家会争相恐后地去照顾老二,把老大需要完全置之不理,在我看来,老大拥有足够的爱,才能学会去爱她的弟弟妹妹,而不是你告她“她比较你,你不知道让着她吗?”
生活中,我们总是在两个孩子之间做取舍,要求一方牺牲自己的生活,去成就一方的生活。
但让一个人去兼顾两个人的人生是不现实的。
只有懂得培养弟弟或妹妹的感恩之情,不再把哥哥或姐姐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,爱与被爱才同样让人成长。
有人说:“父母能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,不是金钱,不是房子,而是亲情。”
但《我的姐姐》告诉我们:“只有双向奔赴的爱,才有彼此靠近的心。”
毕竟,让孩子在不被偏爱、不被苛责的环境中长大,收获共同对抗世界的力量,才是养育第二个生命的最大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