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遥知马力 【出处】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一折日久见人心上一句:“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,若有些儿好歹,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,可不道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” 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意为路途遥远,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;经历的事情多了,时间长了,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。 浙江淳安县锦沙树徐家三兄弟,老三早亡留下妻子颜氏和五个小孩。老大、老二就三分家产,把老仆阿寄分给颜氏。阿寄决心做生意赚钱,一年下来,他赚了2000两金,颜氏用1500两金购良田与大宅。真是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颜氏将家产分给阿寄。
我没文化,谁能帮我解释下,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,这啥意思?
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,“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”这是一个成语,我现在来跟你讲述这个成语故事。
传说宋朝时,路遥为南京绅士,富甲一方且为人大度,乐善好施。马力是开封府尹包拯麾下马汉的侄子,当时是穷困潦倒的书生。原本赶考顺道投靠叔叔马汉,走至南京时盘缠用尽,身患重病被困客栈。
闻得路遥乐于助人遂去求助。到路府后并未向路说明他与马汉的关系,路遥热情接待,为他请医治病还腾出房屋让马力读书。路遥赏识马力的才学,二人义结金兰。马力病愈后,路遥赠送二百两纹银助他上东京(今开封)赶考,后马力得中。从此路马也失去联系。
多年后路遥家中失火,家道中落无以为生。只有撇下妻子到开封投靠义弟马力,一路行乞到达开封。谁知到马府后恰遇马力不在家中,家人没有接待路遥。路遥以为马力不念旧情一气之下拂袖而去。
马力回家听家人说后,知是当年恩人来过,一面痛斥家人无礼,一面派家丁日久快马追赶路遥。日久追上路遥后说明原委,二人化解误会。后马力将路遥一家接到开封。于是有了“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”的典故。
“相处知彼此,日久见人心”与“远亲不如近邻”吻合吗?怎么理解?
我是曼声阅读,与你一起成长!
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同的:前者说的是如何知人,后者说的是邻里关系。
“相处知彼此,日久见人心”有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:“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”最早应该出现在宋代陈元靓的《事林广记》里,后来明代的儿童启蒙书《增广贤文》里也有出现。“相处知彼此,日久见人心”则是人们在日益丰富的生活中人们的经验体会。
老子《道德经》里说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”,但要做一个知人的智者,还必须要“相处知彼此,日久见人心”。它道出了如何才能了解一个人。
了解一个人,要花功夫,做功课。需要“相处”,必须“日久”。要相处,要在一起相处,才会相互了解,看清一个人内在。不是有一句话是“人不可貌相”吗,看一个人不能看表面,要看内在,内在的心地、性格、品质,都是通过相处才能知道的。
要“日久”,相处要长久才行。很多时候,人都会不自觉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,所以非得长时间的相处,交往,甚至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,才能看到他的真实的样子,了解他的禀赋高低,本性善恶,为人好歹。
所以说:了解一个人后,你才能确定他是否是你可以谅解、可以宽容、值得交往的人,是贫贱之交、生死之交、莫逆之交,心照神交?还是不值得与之交往的势利小人,伪善君子!
关于知人,有许多警示之句,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人性,如,“但看三五日,相见不如初”,“近水知鱼性,近山识鸟音”,“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”等。
“远亲不如近邻”“远亲不如近邻”是元代的一个叫秦简夫的,所作的《东堂老》里的一句话:“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,我先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”,意思是说遇有急难,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,能及时帮助。邻里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。
近邻由于地利之便,感情自然比较近,彼此能够互相帮助,即所谓的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;亲属住的远,即使有急难,有需要的时候,也无法立刻赶到,所谓“远水解不了解渴”,感情也容易疏离。所以,这句话既说明在急难之时,要互相帮助,也告诉人们处好邻里关系是非常必要的。
前段时间,杭州萧山社区的好邻居“娟姐”进了热搜榜,她热心帮助邻居刘先生一家,帮助社区人们。这样的邻居就是能够急人之难的就是好邻居。如果我们留心的话,会发现自己的身边也有这样的邻居。
我们都希望这样的邻居出现在自己身边,我们自己也争取给他人做这样的邻居。
付诸实践最重要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”,识人是学问,需要学习,需要时间,需要做个有心人。学会了识人,学会相处,学会以时间解决问题,也会使人生之路更通畅。
邻里关系相对来说,则是个小范围的问题,比较容易做好。善于发现身边好邻居,热心成为别人的好邻居。有付出,也有收获,融洽和谐,所有的困难都不是困难。
祝福每一个人都幸福,快乐,一生静好!谢谢!